前言
话说昨晚看张京华直播的时候,京华说他最近想买个新的备用机(这事当天直播之前也发在他的 Twitter 上了,不过显然没有直播时候提起带来的影响力大)。当时一听到他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就心想「完了」,毕竟最近中国拥有手机制造业务的各家公司之间的战争逐渐白热化,到时候弹幕里肯定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事实证明我没猜错,在京华讨论手机问题的这段时间内弹幕明显变多,且气氛确实比较怪异,不过总体而言还好,起码没有大量贬低竞争对手的言论出现,还算是在就事论事地针对京华提到的各个考虑因素进行着推荐(中途提到 8848 以及罗老师的锤子手机的弹幕我就全当他们在玩梗,暂且忽略不计)。
当然,真正引起我兴趣的并不是讨论手机问题这件事本身,而是在京华准备下播时,有弹幕建议他以后最好不要在直播提手机的发言,当时的原话大概是:
「现在手机圈也饭圈化了」
一看到这条弹幕,我顿时就想起了最近甚嚣尘上的「V 圈饭圈化」类似言论。仔细一想,现如今各家手机公司之间的高管和粉丝互怼的行为,确确实实也算作一种「饭圈化」的特征。而至于说真正的饭圈如何,相信大家现在也有所感受。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在讨论「饭圈化」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饭圈化」时代
显然,V 圈(起码大多数时候)不是饭圈,手机行业更是完完全全跟饭圈沾不上关系。所谓「饭圈化」肯定不是指这些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都变成了偶像,而是针对这些行业所面对的受众的评价体系。
如果要正式点为这个词下一个定义的话,「饭圈化」就是指某一行业的受众自发或被动地成为该从业人员/公司的粉丝,而因其对该从业人员/公司形象的维护所产生一系列在外界看来负面的行为,使得干扰或影响到了不熟悉或不关心该从业人员/公司的普通群众的正常生活的现象。这里的「自发或被动」同时包含了花钱买粉丝和自愿成为粉丝两种情形;「外界」和「普通群众」则均为不了解该从业人员/公司的人员,因此既可以指非社群参与者也可以指不知晓这一个体的社群真实参与者;而「该从业人员/公司」指代的是整个社群中的每一个独立个体而非整个社群,因此不仅是社群内对社群外的影响,在社群内部产生的粉丝间对喷、互相干扰的行为也可以算作「饭圈化」的一个标志。
好了,接下来我们举些现实点的例子。首先是京华昨晚的直播。当京华说要一台新的备用机的时候,其实说明他是不处于任何一家手机公司粉丝状态的「普通群众」(不然就不会在直播里求建议)。而如果弹幕里推荐产品的时候超越了产品好的一面,演变为互相揭露竞争对手产品甚至公司坏的一面的行为的话,那么这一负面行为就使得京华这位「普通群众」无法做出判断,因而达成了「饭圈化」的结果。同样地,在某一无关的视频下面刷 V 来看过这个视频;V 圈中互相的 CP 之争(特指在没有提到 CP 中所有人的场合产生的争论),诸如此类的行为,都可以被「饭圈化」这三个字总结。
当然,昨晚的情况看起来还好。但如果以上面的定义来看,手机行业目前「饭圈化」的现象可是实打实的,它不影响昨晚的京华,但是影响了很多其他的「普通群众」。
那么这种在各行各业悄然发生的「饭圈化」倾向,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总不能是这些以前混饭圈的粉丝现在都跑去鼓捣手机,看 VTubers 了,从而把饭圈那一套带到了其它各行各业吧?
我认为,目前产生的这种倾向,是资本的主动引导和粉丝的自甘堕落相互叠加而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在如今疫情阴影笼罩未来下的集中释放。
2018 年 -> 2020 年
说起这个,就让我想起赵皓阳老师曾经发过的一篇文章《关于年轻人“粉圈现象”和“追星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其中着重提到了他朋友对粉丝追星的心理学原因的研究:一个是「宗教崇拜」,一个是「母性」。其中主要归结的原因就是「母性」,而这基于的假设也是饭圈中参与打榜、控评、引战的男女性别比例。
赵老师发表这篇文章的时间是 2018 年 11 月。现在的情况显然和当初又有些不一样了。一方面,在其它产生「饭圈化」倾向的领域,并不存在女性多数这种假设前提。相反,起码 V 圈和手机圈显然是由男性主导的社群体系。在这种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想要把产生原因归结为其推论的「母性」就变得十分困难起来。另一方面,赵老师对饭圈中严密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赞扬,表明了谨慎乐观的态度:
因此,为什么这些粉丝组织让我眼前一亮,意味着年轻人还是可以组织起来的,她们的自组织依然高效与先进。她们为爱豆义务宣传,也同样可以为更高的信仰来义务宣传;她们捐钱给爱豆买广告、给剧组工作人员送礼,也同样可以为更高尚的目标去奉献。虽然条件苛刻了一些、操作难度大了一些,但原子化时代的年轻人,依然有团结起来的潜质。
——赵皓阳《关于年轻人“粉圈现象”和“追星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不过我对此表示悲观,至于具体原因一会再说。
这倒不是说对赵老师的文章有什么批评。如果我们将时间点倒退回 18 年底的话,那个时候的饭圈还尚未展现出现如今的那种强大的破坏力和「出圈效应」(两者都是指坏的层面),而其他各领域也没有如今这么明显的「饭圈化」趋势,而这些事实论据也并没有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而变得无意义,只是需要针对当下的现实重新思考一个全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马后炮是一个经典而常见的逻辑陷阱。这并不可取。
那么如今我们终究是走到这一步了,接下来再做的分析就必须要跳脱曾经预想的以性别作为划分的心理学分析,转为更加泛化的、基于更高维度视角的假设。
我以两个假设作为目前各行各业「饭圈化」的论点。接下来先说第一个。
「粉丝经济」对于资本的价值
如果说在分析其它行业的时候真有什么饭圈现状可以借鉴的,那么就是其所谓「粉丝经济」发源地的理论价值。而饭圈语境下的粉丝,就是资本高度异化行业受众之后的产物。
学过马克思主义的都知道,资本存在着对人的异化效应。所谓「异化」,就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消费主义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在消费主义诞生之前,商品作为一种物质,客观上有作为评价一个人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依据的可能。注意,这本身是一种正向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在异化发生之前,富人花大价钱消费高端商品,本身确实代表着其一定的身份(因为只有有钱才能支撑起高消费)。但是,消费主义为这种关联做了一个反向的解读。在其语境下,一个人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可以通过其消费的商品来获得(所谓「你拥有什么样的商品,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本身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强行通过超前消费试图抬升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最终被消费主义所异化,完成了被资本的「规训」。
而在「粉丝经济」中,这种异化再次显现出它的威力。明星作为资本的产物,资本将其塑造成一个可以由粉丝进行培养的容器。粉丝通过与其互动,消耗时间和金钱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正向的理解中,粉丝是明星的「衣食父母」,粉丝在两者的关系中显然拥有着较高的地位;而资本创造了这样一个反向解读的景观:「你粉什么样的明星,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明星作为资本创造的一种「商品」,却反过来支配了粉丝的行为。那些狂热的粉丝在参与偶像的活动,为偶像打榜、控评、对喷时,事实上已经付出了超出其获得的满足感所对应的代价(参考边际效益理论,明星的边际效益在互联网环境下无限接近于零),从而被资本攫取了超额利润。
这段分析对于资本介入较多的手机行业是可以被借鉴的。拥有手机制造业务的公司所生产的手机这一商品被消费者购买并使用,其过程本身甚至不存在任何的关联性,而只是一个单纯的消费行为。但手机公司通过资本运作下的话题炒作,强行添加了一个新的景观:「制造你使用的手机的公司什么样,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在这种流氓逻辑下,手机公司的宣传和互相贬低成为了搅动粉丝互喷和维护自家公司的事实依据。这种塑造「偶像」的行为使得手机这一本来在消费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商品反而成为次要因素。手机公司的粉丝互相挖竞争对手的黑料,为一个企业强行添加人格化因素,因为一家企业过去所做过的一两件坏事全然否定其现在的全部产品,却不再在意公司生产的手机本身。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粉丝始终相信公司和商品之间永久的关联性,从而被资本好好地薅了一把羊毛。
然而,这个论点对 V 圈,或者其它资本介入度不高的行业却不能成立。在这些行业中,即使有可能有一些迁移而来的异化思想,但缺少资本的引导,这种事实上不合逻辑的联系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无法影响社群内的大多数人。
因此,另一个论点就登场了。而这个论点也是为何我对各个行业最终完全「饭圈化」抱有悲观心态的原因。
人类认知心理的路径依赖问题
咱不废话,直接贴一段文献过来(另外这篇论文本身也不错,值得一看):
同化与调适是两个相互依存和补充的认知机制,但并非对于任何主体来说,在任何条件下,两者都处于完全平衡的状态。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当同化胜过顺化时,就会出现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想”。这一论断表明,过强的同化倾向会造成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自我中心,导致主体对客体新事物的盲目排斥和同化,造成认知的不客观。[1]
翻译成人话就是,当一个人遇到了和自己想象中不同的情况(需要新的认知)时,过强的相信自己既往判断(同化)的心理胜过了接受客观现实(调适)的心理,从而变得无法接受现实。
不幸的是,根据过往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人类在面对上面这种情况时,都会不自主的进行同化而非调适。简单来说,就是太过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果这种自我欺骗可以被总结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人性」的话,那么任何面向大众的行业都会最终走向「饭圈化」,因为大多数人的行动本身就符合「饭圈化」的定义。加之互联网的匿名特性,最终会导致整个网络化社群环境的大滑坡。
半佛老师前几天专门发过一篇文章探讨 B 站现状的问题,这里摘一段以供论述:
任何一个网络社区,人越多,就越接近真实的互联网状态,而互联网的匿名性质导致的就是喷人成本低,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心中的黑暗。
——半佛仙人《年轻人是机遇,也是 B 站的挑战》
而这种黑暗的终极形态就是所谓「垃圾人定律」[2],具体的话太难听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目前来看,这种互联网下的社群发展特性就算资本不介入,最终也会自行产生与发展。目前的 V 圈,或者其它任何一个正在处于其影响力扩张期的小社群,都比较符合这种情况。
说到底,他们真正想维护的不是偶像,而是自己喜欢偶像这件事本身。就算这个被依附的对象不是偶像,也可能是一家公司、一支股票、一种美食、一份职业……
说到底还是在维护自己。
如何破除自我缺陷
说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但显然做比说要难得多。
人要达到不断进步的过程,最需要保持的优秀特质是什么?窃以为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批评是出于事实而非臆测,那就好好调用大脑中负责「调适」的细胞,乖乖接受它就好了。
实事求是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破除资本为异化人类塑造而的景观效应。如果一个人能够回归常识,自然就能得出消费水平决定不了社会地位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现代人类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理论上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情况。既然创造景观的资本代言人懂得这个道理,任何一个正常人同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但就像我说的,实事求是这件事做起来有多难,我自己也是有太多体会在其中的。至于说如何尽自己所能接近这个理想态,那还是最简单的几点:多看,多听,多思考。任何一件事想要成立,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看到一件事物,多想想它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多往下深入几层。
后记
说回京华买备用机的问题。如果要我做推荐的话,只要能躲开中国的手机厂商,就不会被国内手机圈乌烟瘴气的气氛所影响。
这很无奈,但就是目前最靠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高姗姗,陈博.路径依赖的认知心理学分析[J].管理观察,2009(24):245-246.
[2] Pollay, D. J. (2010). The Law of the Garbage Truck: How to Respond to People who Dump on You, and how to Stop Dumping on Others. Hachette Audio.